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人大建议
2017-06-16 00:00 来源:钦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字体: 【打印文章】

尊敬的黄登成代表: 

  根据《钦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办公工作的通知》(钦人办发〔201616号)精神,由我委作为《关于加大支持钦州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的主办单位。我委高度重视,及时发函征集各协办单位的工作落实情况,并根据您提出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和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信息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强化信息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大力推进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4G和光纤入户,推进网络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光纤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用户规模及网络带宽持续增长,为我市信息服务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网络资源应用环境,截止目前,我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累计投资3.78亿元;无线通信网络建设方面,累计新建通信基站3435个,完成2018年建设任务的81.78%;有线宽带网络建设方面,新建有线宽带端口105.5万个,完成2018年建设任务的75.36%;通信网络传输方面,累计新建通信光缆7.3万皮长公里,完成2018年建设任务的79.35%2016年我市城市家庭20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89.1%,农村家庭4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88.54%;全市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66.7%,全市3G/4G用户普及率62.7%,全市有线电视网络宽带业务覆盖率99%,为我市信息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保障和服务支撑。 

  (二)加大信息服务业资金支持力度 

  1.争取上级各类信息化资金支持。积极指导企业做好自治区信息化资金项目申报工作,2011-2017年我市共有21个项目获得自治区两化融合、信息服务业、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等各类信息化专项资金扶持,共计810万元,为我市信息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设立市本级信息化专项资金。2013年起,我市设立了市本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及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信息服务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培育、信息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软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信息内容产品开发与服务项目、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广项目。2013-2016年,我市以贷款贴息、无偿补助等方式共扶持国投钦电ERP项目、力顺机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钦州坭兴陶商务信息平台等17个信息化项目,扶持资金总计240万元。2017年,市本级预算将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进一步加大对我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及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3.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发展。2015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部署,我市每年安排相应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经费,推动“智慧钦州”的有序发展。一是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智慧钦州”项目前期工作开展。2015-2016年,我市共安排了250多万元用于支持“智慧钦州”相关项目前期工作;二是积极支持“智慧港口”建设。2015-2016年我市争取财政部在国家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中安排补助资金3389万元、自治区补助资金2740万元,支持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项目建设,促进钦州港与东盟港口的信息实现互通互联;三是积极支持“智慧交通”建设。2015-2016年分别安排1695.96万元、1972.56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天网”工程建设。四是积极支持“智慧教育”建设。2016年累计投入超600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五是积极筹措华为数据中心机柜租金1300万元,积极推进华为钦州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项目工作开展。 

  (三)研究制定信息服务业发展系列政策措施 

  近年来,为加快我市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工作,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和政策体系,我市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政策和实施方案。主要由如下几方面: 

  一是云计算及大数据产业方面。我市编制了《关于加快云计算及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和《钦州市支持云计算及大数据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在专项资金、企业进驻、专项补贴、项目运营、创新平台、融资支持、人才培育、土地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支持政策,目前方案和办法均已上报市政府审定,计划近期印发实施。 

  二是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为统筹推进我市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各阶段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我市先后出台了《智慧钦州总体发展规划》(2014-2020年)、《智慧钦州行动计划》(2014-2020年)、《智慧钦州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和《钦州市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确保按时完成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目标任务。 

  三是两化融合推进方面。加快推进我市两化深度融合,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市于2015年出台了《钦州市工业化和信息化推进蓝图和线路图》,全面统筹我市“十三五”两化融合发展规划和指导思路。同时,为加快我市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我市编制了《钦州市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目前方案已上报市政府审定。 

  四是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为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发展壮大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我市出台了《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构建南钦北电子信息核心产业带。为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推进我市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我委印发了《钦州市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2016年工作方案》,为我市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奠定了阶段目标和发展方向。 

  五是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方面。为加快我市宽带基础设施健康发展,提升我市信息消费水平,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我市于2015年出台了《宽带钦州战略行动计划》。2017年我市组织国家第三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并编制《钦州市2017年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我市农村及边远地区加快宽带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三)加快信息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步伐 

  1.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项目。该项目是华为公司全国企业云网络在广西布局的二级节点,一期计划投资8亿元建设1.3万平方米、1000个机柜的T3标准机房,项目以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为依托,有助于推动钦州乃至广西和东盟的“互联网+”、智慧制造、跨境电商、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港口物流、游戏动漫、文化产业、GIS导航、软件外包等信息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项目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2.中国东盟信息港相关项目。一是中国东盟信息港互联网安全产业基地项目。项目包括跨境数据中心、互联网人才培训基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云计算中心、互联网服务外包基地、安全设备生产基地、海底光缆登陆站等子项目。其中,中国东盟信息港互联网人才培训基地用地面积约80亩,总投资约4.3亿元,现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内完成主体封顶。二是中国东盟信息港跨境数据中心项目,项目用地约20亩,总投资约4亿元,总建筑面积20000平米,主要建设内容数据机柜2000个及相关配套设施,现已完成可研批复,正在进行设计等前期工作。 

  3.北斗导航相关项目。一是北斗应用产业示范基地。该项目华安星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建,主要建设数据中心、中国-东盟北斗/GNSS中心、境内北斗运营服务平台、境外北斗运营服务平台、北斗应用产业孵化平台、北斗产业技术课题研究室、北斗产品科研室、北斗+创新实验室、北斗终端设备检测认证所和北斗终端设备生产线、光电雷达生产线,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已经签署,正在进行选址工作;二是遥感空间信息应用服务项目。该项目由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主要建设中国-东盟高分应用服务中心、高分数据中心、高分应用中心,同时实现产业化服务和公益化服务,形成中国-东盟空间信息港。推进东盟卫星建设,与马来西亚合作形成“实时马来西亚”卫星合作服务平台。目前合作协议已经签署,广西中马产业发展投资一号基金向其投资了1亿元人民币,项目已入驻园区。 

      4.“一带一路”相关重点工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相关区直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果。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已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推进重点项目,其中新能源光电产业发展平台、中国东盟科技交流与生产力转化中心已列入国家“一带一路”项目储备库,慧宝源(钦州)生物医药产业项目、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燕窝加工贸易基地、广西(中马)弘信创业工场智慧园区、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稀土铝合金电缆产业基地项目、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抗肿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项目等8个项目已列入自治区“一带一路”项目储备库。 

  (四)加大信息服务业重点项目招商力度 

  在我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投资促进局积极开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相关招商引资活动,设立重点区域招商工作组,走访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宁波等国内重点区域,深入了解各行业重点企业,加大力度引进优质项目,引进了一批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北斗导航企业等信息服务企业,如东盟商贸城电商运营中心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北斗卫星技术应用产业园、广西北斗系统运营及研发生产基地、广西北斗卫星航空产业基地项目、智趣互联幼儿健康数字云平台项目等,项目累计总投资达51.38亿元。同时,围绕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项目,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工作,与华为公司组团先后赴广东和北京等地开展联合招商工作,共拜访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管理应用中心、博大光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云帕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13家云计算及大数据企业,与一批企业达成了合作及投资意向。目前已有佳都新太、云帕斯、博大光通、天下图等部分企业到钦回访考察交流。 

  二、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电子信息总量在逐步壮大,但信息服务水平与先进地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目前,我市尚无尚无上规模列入统计口径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程度严重不足,软实力的滞后,也导致电子制造水平与信息服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同时,电子信息企业的布局较为分散,产业链发展不集聚、关联度不高,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信息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扶持资金投入不足。与南宁、桂林、柳州等地市相比,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投入较少,企业受惠面较窄,导致企业对信息化资金申报的积极性不高、重视程度不足,政府主导信息产业发展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技术人才匮乏。信息化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的产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特点,其发展需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而我市目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相对较少,人才输出匮乏,特别是技术及经营管理型人才缺失,这也是制约我市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继续抓好精准招商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各项招商引资奖励机制,利用各种途径主动出击,多种渠道发布招商信息,宣传我市投资环境,形成上下联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营造亲商、结商、爱商的良好氛围,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向信息服务业方面投入。同时,瞄准我市信息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分,通过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以商招商”形式,有效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二是充分利用北部湾经济圈和国家“一路一带”的战略发展,紧紧依托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钦州保税港区两个国家级平台、省级钦州高新区平台的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抓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谋划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各级园区平台为载体,以龙头企业项目为对象,大力实施“大招商、招大商”战略,力争招商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绩,实现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三是做好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全力做好信息产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做好信息化应用、产业配套、市场推广等方面工作,努力把钦州打造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 

  (二)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和重点项目跟进。继续深化服务企业意识和水平,围绕信息服务业发展狠抓项目建设工作,坚持把一批重大项目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突破口,有力促进产业加快发展。一是抓好新进项目的跟进落实工作。全力做好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项目等一批新引进项目服务保障工作,积极推动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尽快投入运营;二是抓好在建和续建项目的推进工作,加快中国—东盟信息港互联网安全产业、中国—东盟信息港跨境数据中心、北斗应用产业示范基地、遥感空间信息应用服务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树立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的工作理念,提高服务效率,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体系,除了在市本级加大建设力度外,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资金扶持,抓紧配套完善各园区的基础设施。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是信息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充分发挥北部湾大学、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等大中专院校的人才资源优势,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引导相关学校调整专业设置,培育各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机制体制,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及企业发展需求,按照相关人才优惠政策给予重点支持,加大对各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聘用。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在今后工作中,我委将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沟通联系,深入调查研究,主动采取措施,将代表您提出的建议逐条落实解决,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信息服务业发展。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附件:各协办单位征求意见复函 

    

                                   2017613日           

      (联系人:朱凯,联系电话:18877703366 

    

  

    

   政府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钦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7613日印发

                         (共印4份)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网站帮助|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站点地图

Copyright ? 2009 - 2017|Qin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单位: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中心

地址:钦州市永福东大街11号|邮编:535099|联系电话:0777-3688200|网站标识码:4507000042

桂ICP备10005983号-1|桂公网安备:45070302000553号|本站建议使用IE8.0或同等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