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惠民暖民心
——全市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卓芍 通讯员 黄昭华
绵绵细雨,裹住了直立在公路边的浦北县六垠镇白花小学新良分校,阵阵童音未脱的读书声穿过雨幕,令人不禁感慨同样雨声悠扬的去年,这里可还是片黄土瓦房。“现在我们学校的环境和其他县城小学差距越来越小,家长看到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放心,我们老师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舒心。”9月27日上午,白花小学新良分校教师张基才的坦言见证了我市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铿锵步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7年以来,全市教育工作按照“补短板、提质量、强保障”三大原则,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达标发展、学前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水平提升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主线,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创建平安校园为保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教育项目建设掀起热潮
入学难问题进一步缓解
3月13日上午,位于钦州市城东高新技术开发区旁的高新区实验学校举行简朴而隆重的揭牌仪式,3月18日第一批学生开始搬入上课,这标志着我市又有一所学校投入使用,城区学校又喜添一员。高新区实验学校的建成启用,将极大方便钦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各企事业单位及附近村庄、工业园区、住宅小区等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干部群众、企业员工、进城务工子女的适龄儿童、青少年就近入学,并能“上好校”。
这仅仅是钦州市为解决“入园难”、“读书难”问题的惊鸿一瞥。2017年,我市重点推进教育攻坚项目23个,其中市直项目5个,钦南区项目11个,钦北区项目7个。今年秋季学期,市三十八小、市第九幼儿园、市三十九小、钦师附小、市皇庭实验小学、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市高新区幼儿园等8所学校(幼儿园)已建成投入使用,钦南区特殊教育学校、茶山江幼儿园也即将建成投入使用,主城区入学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家门口的学校,我闺女今年3岁半,我和爱人一直为孩子读幼儿园的事发愁,现在好了,幼儿园就在家门口,还是公办幼儿园,以后孩子读小学、初中都离家近,方便。”家住恒大绿洲的王丹女士说。
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2016年-2017年我市“全面改薄”资金项目共投入7.014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5167亿元,自治区资金4.1751亿元,县区配套资金1.3225亿元,计划实施土建项目592个,建设校舍37.329万平方米,购置设备7889万元,有效改善了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张基才是浦北县六垠镇白花小学新良分校老师,学校环境的改善,让他立下“扎根家乡志”,他说:“记得学校刚建好那会,我带我老婆来看,她脸上写满了自豪感,她说,我们哪也不去了,就在家乡教书。”
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通过培训,从理论、观念到业务素质都得到了提升,思维更开阔,上课效果也大不一样,学生参与度更高了。”市五中严老师说。
2017年,市教育局出台了《2017年钦州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方案》,评选表彰“十佳优秀教师”“十佳师德先进个人”“十佳优秀乡村教师”等614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做好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及认定工作。2017年上半年组织1630名考生参加教师资格面试。做好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核编工作,2017年全市公开考试招聘教师712名(市直75名),招聘特岗教师638名,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108名,招聘免费师范生14名,招聘非实名编10名,稳步推进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积极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和岗位设置工作。完善中小学教师岗位等级设置,制定了《钦州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设置方案》,推进2017年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各项工作。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市本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安排830万元,用于教师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
教育惠民政策保障公平
助力扶贫攻坚
来自灵山县太平镇的小林,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父亲种植的1亩多地,除了他在读书外,还有一个妹妹在念小学。当他了解到念中职可以免学费,还有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后,他毅然选择就读中职学校。“我感谢也感恩,感谢好时代,感恩好政策,我会努力学习,用好成绩来回报社会。”
欲富口袋先富脑袋,为了助力脱贫攻坚,实现扶贫扶智。今年上半年,全市发放各类学生资助金8398.66万元,受助学生11.80万人,均实现了“零差错、零投诉”,确保了贫困学生100%获得最高档次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