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金融工作,服务经济发展
——钦州市金融办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纪实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扶持实体经济
为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金融办认真贯彻落实《钦州市关于开展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的实施方案》,大力推进钦州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开展相关工作。目前,钦州市小微企业担保公司已与广西再担保公司签订股权投资协议,获得1300万元入股资金。市政府、广西再担保公司、钦州市小微企业担保公司和银行机构签订了“4321”风险分担协议,获得农行、交行、建行等13家银行的准入授信工作,争取年底前正式开展低费率的政策性担保业务。
通过挖掘后备上市企业、加大业务培训力度、跟踪服务等多项措施,积极助推加快我市企业上市的进程,鼓励企业通过上市筹集发展资金、规范经营管理、实现做大做强。今年上半年,钦州兴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成为我市第三家在新三板挂牌企业,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加强。
引导和督促辖区内的金融机构积极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深入了解本地核心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结合其上下游企业情况,提供预付类、应收类、存货类、票据类等多种供应链产品,为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中信银行钦州分行从大中型国有企业或具有较强实力民营企业着手,围绕这些企业的上下游开展工作,成功办理了钦州大洋粮油有限公司1.91亿元信用证及中粮油脂(钦州)有限公司的1.6亿元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同时正在推进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及其下游企业的供应链业务。工商银行钦州分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拓展大都集中在制造业、物流仓储等行业,通过创新电子票据质押为我市核心企业办理以票据质押1.3亿元流动资金贷款,通过电子化手段,简化融资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加大金融支持林业力度,着力破解“农户增收难、农民贷款难、银行放贷难”等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截至2017年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发放林权抵押贷款余额共计47700万元,其中农村信用联社发放贷款45683万元,农发行钦州分行发放贷款1000万元,灵山泰业村镇银行和浦北国民村镇银行共发放贷款1017万元。
发布非法集资风险提示,提高社会公众防范意识
为进一步提高金融基础知识,普及社会公众对非法集资的风险意识和识别防范能力,我市于今年5月至6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
宣传月期间,我市各县区结合实际,组织人员走进村、社区、街道开展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宣传专栏、发放宣传资料、走访居民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法和危害,让广大群众对非法集资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还组织银行系统、保险系统、证券系统、担保公司等相关单位在金融网点设置宣传点,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客户休息区电视滚动播出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宣传非法集资的特征、主要表现形式、常见手段。此外,还运用广播、电视、刊物、微博、微信等媒体,采取专题、专栏、温馨提示、受害人员现身说法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全方面宣传。
据统计,宣传活动期间共发放、张贴宣传资料5万多份,面对面解答群众咨询近千人次,向辖区内手机用户发放宣传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危害性短信15万多条。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我市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实现农户信息“来源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的目标,通过信息共享缓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钦州市政府自2015年启动该项工作以来,主动作为,统筹布局,通过“政银农”和人民银行四方合力,集中培训、任务分解、实时沟通、实地督导、绩效考核等五项措施推动,不断完善全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截止2017年6月,全市两县两区中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等3个县区已经建立了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全市共采集录入24.9万户农户信息。其中灵山县充分利用农户信用信息系统,为全县建档立卡的17052户贫困户实行授信评级,已评级授信贫困户15199户,授信金额47784万元,很好地发挥农村信用信息系统风险控制和增信授信作用。
“农金村办”模式覆盖面不断扩大。近年来,钦州市积极搭建贴近农户的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坚持以金融促进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不断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农金村办”,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过各方努力,截止2017年6月,全市有“三农金融服务室”523个,覆盖面达到了56.91%。其中灵山县作为信用县,全县387个行政村实现了“三农金融服务室”的全覆盖。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也均做到了2个镇实现了“三农金融服务室”的全覆盖。
“四级联创”工作稳步推进。坚持创建农村良好信用环境,服务农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实施普惠金融新举措。按照“政府引导,人民银行指导,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工作思路,积极创建“信用县、镇、村、户”工作。截止2017年8月,全市有信用县1个(灵山县),创建面达到25%;信用镇27个,创建面达到49.1%;信用村403个,创建面达到43.85%;信用户26万余户,创建面达到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