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1-8月,限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19.8亿元,同比增长17.1%,增幅比1-7月回落0.5个百分点;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5.2亿元,同比下降4.9%,增幅比1-7月回落2.1个百分点;住宿业实现营业额8491.8万元,同比增长2.2%,增幅比1-7月回落3.2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02亿元,同比下降2%,增幅比1-7月回落3.2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金属材料类市场快速发展。近两年矿业市场一直趋于低落发展,今年随着市场价格走高而快速回暖。1-8月,金属材料类商品实现销售额14.2亿,同比增长23%,增幅比1-7月回落5.3个百分点。
(二)汽车类商品增速持续下滑。8月18日至12月“百城千店,农行汽车节”分期团购活动拉开了帷幕,汽车企业与银行联合出台贷款购车分期付优惠政策。全市共31家汽车企业,1-8月实现零售额11.8亿,同比下降7.5%,增幅比1-7月下降2.7个百分点,其中:11家汽车企业销售额增速高达30%以上,企业虽然通过各种促销手段来刺激销售,效果依旧不太理想,销售仍然处于回落趋势。
(三)中西药品类持续稳步增长。1-8月,中西药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9.8%,与1-7月持平。
三、需关注的问题
(一)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消费持续下滑。1-8月,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2.6亿元,下降17.2%,增幅比1-7月回落1.9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1.8亿元,下降7.5%,增幅比1-7月回落2.7个百分点,两者占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4.4%,拉低了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个百分点。
(二)较大型百货超市销售额下滑明显,零售额增速持续低位运行。全市仅有的4家较大型百货超市中2家零售额增速持续低迷,1-8月,零售额增速分别为-8.5%和-1.9%,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25.5和16.1个百分点。
(三)个别企业对行业的影响过大。今年以来,钦州港1家石油批发企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8月销售额同比增长109.6%,占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的比重为35.9%,拉动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22个百分点,行业增长过于依赖个别企业的拉动,造成行业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稳固,难以确保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此外,依靠单个企业拉动的行业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由于企业基数较大,反而可能会成为下一年行业增长的制约因素,应予以关注和警惕。
四、对策建议
(一)狠抓企业入库,培育新的增长点。1—8月,全市没有新增入库的商贸企业,加大限额以上单位的培育和入库迫在眉睫。同时,要切实加大对商贸流通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开拓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效益。
(二)积极投入互联网+传统商业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网上消费健康发展。要紧紧抓住当前国家促进信息消费的各项政策机遇,支持传统流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补和应用协同;通过搭建平台,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增强电子商务对消费品市场的提升和带动作用。
(三)加快供给端结构调整,引导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认真研究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市场的主要特征,引导企业顺应人们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调整生产结构和方式,实现精准化、特色化营销,形成与大众化消费相适应的商业模式。